買東西 當心產品責任險膨風
‧本文由 Carol Huang 分享 ‧
2005-10-02 ‧
顯示 2,955 次
‧
轉寄 4 次
‧
短評 10 篇
‧
■記者洪凱音�台北報導
很多消費者買東西時,喜歡挑註明「已投保3,000萬元產品責任險」的產品,以為這樣就可以買到保障。產險公司表示,產品責任險標示的保額,多是廠商「膨風」,萬一產品發生問題,每人最高理賠限額通常不超過200萬元,消費者還是謹慎挑選,購買口碑佳的商品為上策。中國產險解釋,3,000萬元是一年內最高的理賠上限,一般產品責任險的保額,以不超過200萬元為限。例如,每人最高賠200萬元、每次事件最高賠1,000萬元、每次事件財物損失最高賠200萬元,都有上限規定。
業者大打一年內最高賠償限額的廣告,明顯誤導消費者,帶來不少麻煩。因為消費者使用產品而受傷,求償金額也以廣告金額為標準,造成和解金談判破局,受害者訴諸媒體的情況發生,最後業者只能承受商譽受損的風險。
產險公司表示,對消費者直接關係的是每人最高賠償限額,建議業者既然要打廣告,應告知真實情況,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煩。不過,產險公司提醒,「產品責任險」是保障產品因設計不當、製造錯誤或使用說明等瑕疵,並不保證產品效果以及保固責任。
由於責任險涉及廠商應負責任,與意外險傷害分級制度不同,賠償金額得經由受害者、廠商、保險公司三方同意,理賠程序才會平順。
以消費者使用手機電池爆炸為例,泰安產險副總經理江朝峰建議,民眾申請賠償時應考量三大方向:首先,受害者應保留住院、自付醫療單據以及往來醫院的交通工具憑證;其次,計算出受傷工作收入的損失以及生活多餘的開銷費用;最後,則視情況提出「精神損失」。
江朝峰分析,精神損失依國情文化不同,差異頗大,以國內來說,法院最後的判決,通常不超過醫療、工作兩大項的金額。
在產品責任權利、義務關係中,保險公司的被保險人為製造商或經銷商,因此,不會主動為使用產品的消費者爭取權益,對於具爭議、無法和解的案件,保險公司建議,消費者不妨尋求消保官、消基會的協助,甚至透過網路、廣告集合類似情況的消費者,打團體訴訟官司,可以降低求償成本。【2005/09/30經濟日報】
產品凸槌切記保留證據
■記者洪凱音�台北報導
按摩椅皮套破損,滾輪扯掉頭皮…。民眾手機充電時電池爆炸,使眼角膜嚴重脫落…。這些與民生消費有關的新聞常讓人觸目驚心。產險公司表示,民眾在產品發生故障造成意外時,一定得保留證據,才有機會向廠商求償理賠。富邦產險解釋,由於產品責任險,必須在產品有瑕疵的情況下,保險機制才能啟動,因此,證據保存及蒐集目的,就是為了證明產品與消費者體傷、財物損失為「因果關係」。
以日前發生的手機充電爆炸為例,受害人當然得將電池、手機、充電器等證物保留下來,最好將現場以相機拍照下來存證,甚至於將當初購買的發票、保證書、說明書等找出來,以釐清廠商責任。
由於電池並非原廠生產,加上一般消費者並非專業,保險公司通常會交由公證公司鑑定,讓責任釐清更清楚。
若牽涉到身體傷害,保險公司建議,得向醫生要求開立證明及保留醫療費用證明等文件,如果能將傷口拍照存證將對自己更有利。
不過,國人消費意識抬頭,現行200萬元以內的保額,恐不敷使用。產險公司建議,業者改採「合併單一總限額」方式投保,也就是對個人理賠金額無限制,僅有一年最高保額的限制,換言之,受害人若是收入豐厚的名人,業者可降低保險賠款不足、自掏腰包的風險。【2005/09/30經濟日報】
保險ABC》找保險黃牛得不償失
■記者洪凱音
車禍受傷住院的小華,在病情好轉的情況下,坐著輪椅在醫院閒晃,遇上自稱保險代辦的江先生,除了可協助辦理繁複的理賠手續,最重要的是保證理賠金多出三成以上,讓小華半信半疑,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?保險專家表示,江先生的工作就是保險公司俗稱的「保險黃牛」,事成後,小華得付出理賠金額三成到五成的佣金費用,小華不見得占便宜,甚至於因為小華授權保險黃牛,可能吃上保險詐欺、偽造文書的罪嫌。
原來,保險黃牛長時間駐守各地醫院,由於汽機車強制險、意外險以及人壽保險投保比例高,找適當的人下手並不難,透過唯妙唯肖的圖章、印刷,偽造醫院診斷證明以及交通事故報告,再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,保險申請人可能不知情。
保險專家建議,小華只要保留醫院診斷書、醫療收據、交通事故等證明,康復後隨時可向保險公司申請。
【2005/09/30經濟日報】
0.00
0 votes
1
3
5
7
9
請按數字進行評分
請以1~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,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。謝謝!
![]() |
關鍵字建檔說明
|
顯示/隱藏
列印
列印提示
-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「顯示/隱藏」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。
- 內容確認後,點擊右方的「列印」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。
- 完成後,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。
![]() |
小吉= 寧得罪小人, 莫得罪高層 =
![]() ![]() 是否等于欺騙消費者呢?? |
![]() |
Zenchan
![]() Mm... |
![]() |
igotmailc= 行事有方動靜有常 =
![]() 這就要看政府要不要管一下了 國外的食品標示 寫道"Nutrition FACTS"表示說的是實話 若不是實話就要負責任了喔 |
![]() |
知足常樂
於 2005-10-02 11:05:35 說 恩,沒錯 |
![]() |
joyce
於 2005-10-02 14:34:01 說 霧濛濛滴 >.< |
![]() |
☆↗幸福℃•Lisa↙★= 人生的第一步~投資自己 =
於 2005-10-02 15:44:44 說 嗯!要多注意 |
![]() |
秋風
![]() 又是個奸商手段!! |
![]() |
ㄚ知
於 2005-10-03 18:02:46 說 最無辜的始終是消費者 |
![]() |
point
![]() ![]() 要小心 |
![]() |
ws
![]() 做一個現代人真的很可憐!! |